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14
作者
蔡少华
张进川
钱桂生
俞森洋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
关键词
气管内导管; 生物被膜; 细菌寄殖; 电镜; 呼吸机相关肺炎;
D O I
10.13461/j.cnki.cja.002928
中图分类号
R472 [护理一般技术];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 :确定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 (ETT)细菌生物被膜 (BF)形成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 5支来自 2 2位平均插管 6 2 d(范围 1~ 16 9d)机械通气病人的拔除 ETT,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用于检查 ETT- BF的结构特征 ,同时进行 ETT- BF定量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2 2支ETT(88% )分离出一系列微生物 ,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 ,定量研究显示其密度可高达 4× 10 8cfu/ ml,铜绿假单胞菌在 1个管子内占优势而且存在于大部分 ETT中 ;SEM显示 EET(插管 >15 d)的内腔面覆盖一层融合的非结晶含菌基质 ,可见团状聚集的丛生细菌突出于管腔内 ;TEM显示在 ETT- BF广泛的基质中 ,散在分布着大量球菌和杆菌 ,在形态、大小和密度上有所不同 ,处于分裂相的细菌散布 BF全层 ,未发现核固缩现象 ;ETT- BF的累积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及重力相关过程。结论 :ETT内的细菌寄殖和 BF形成可能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持续存在的一个病原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e pathogene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transcolonization and airway inoculation[J] . R. J. Estes,G. U. Meduri.Intensive Care Medicine . 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