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关系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李玉军 [1 ]
郭嫦媛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2]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D O I
10.13315/j.cnki.cjcep.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R735.9 [胰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研究胰腺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42例胰腺癌和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肾小球足突细胞黏蛋白(Podoplanin)的表达。结果42例胰腺癌组织VEGF-C阳性率为61.9%,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58.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050,P>0.05)。VEGF-C阳性率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χ2=4.822,P<0.05),而与胰腺癌大小、组织学分级、神经浸润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可见明确的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其数目和分布具有明确的异质性。肿瘤边缘组织中淋巴管数最多,其次为肿瘤表浅部,而肿瘤中心区最少;在形态上,肿瘤边缘可以见到较多管腔扩张的淋巴管,而肿瘤中心及表浅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或点状。癌旁胰腺中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分布在呈慢性炎症的胰腺组织周围,多数呈扩张状态。42例胰腺癌组织中LVD为7.67±1.25,12例癌旁胰腺组织中LVD为7.85±0.93,二者差别无显著性(t=0.639,P>0.05)。胰腺癌组织中LVD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t=7.076,6.803,P<0.01),而与胰腺癌大小、组织学分级和神经浸润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LVD间呈正相关性(r=0.509,P<0.05)。结论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VEGF-C高表达,促进淋巴管增生,可能是临床上胰腺癌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VEG-FC,Flt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孙维佳 ;
肖君 ;
谢虹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06) :465-467
[2]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淋巴道转移 [J].
许天文 ;
陈道达 .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5, (01) :17-21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研究进展 [J].
王玉珍 ;
梁志清 .
肿瘤防治杂志, 2004, (11) :12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