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施用对污染红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

被引:49
作者
侯艳伟
曾月芬
安增莉
机构
[1] 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生物炭; 红壤; 重金属; 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BCR分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2种不同生物炭施用对污染红壤中重金属Cu、Zn、Cd和Pb化学提取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实验土壤中重金属Cu、Zn、Cd和Pb均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分别为86.11%、63.30%、66.24%、50%),施用鸡粪生物炭(P)后Cu、Cd和Pb的可还原态比例降低,Zn可还原态与Cu、Zn、Cd、Pb的酸可提取态和可氧化态的比例都有所增加.施用木屑生物炭(W)后Zn、Cd和Pb的可还原态比例降低,Cu、Zn、Cd和Pb的酸可提取态,Cu可还原态及Cu、Zn可氧化态的比例增加.总体来看,施用木屑生物炭(W)和鸡粪生物炭(P)后,Cu和Zn的残渣态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9.3%、27%,3.7%和16%,而Cd和Pb的残渣态比例分别增加了3.6%、3.0%,4.5%和3.7%,表明施用2种生物炭可以增加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且施用P生物炭后增加的比例大于施用W生物炭;降低Cd和Pb的生物有效性,但施用2种生物炭后降低的比例相差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泉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特征及生态风险附视频 [J].
于瑞莲 ;
胡恭任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19-423
[2]   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 [J].
余向阳 ;
应光国 ;
刘贤进 ;
Rai Kookana ;
张兴 .
土壤学报, 2007, (04) :650-655
[3]   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降低基因毒性的研究 [J].
林爱军 ;
张旭红 ;
苏玉红 ;
胡莹 ;
曹青 ;
朱永官 .
环境科学, 2007, (02) :232-237
[4]   重金属污染土壤添加骨炭对苗期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J].
黄益宗 ;
胡莹 ;
刘云霞 ;
朱永官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481-1486
[5]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义 [J].
韩春梅 ;
王林山 ;
巩宗强 ;
许华夏 .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1499-1502
[6]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崔德杰 ;
张玉龙 .
土壤通报, 2004, (03) :366-370
[7]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张甘霖 ;
朱永官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3, (03) :539-546
[8]   生物炭降解苯和甲苯混合废气性能研究 [J].
李国文 ;
胡洪营 ;
郝吉明 ;
张鹤清 .
环境科学, 2002, (05) :13-18
[9]   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 [J].
陈振金 ;
陈春秀 ;
刘用清 ;
林子燊 .
中国环境监测, 1992, (03) :107-110
[10]  
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态研究[D]. 杜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