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9 条
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
被引:119
作者:
李相方
[1
]
蒲云超
[1
]
孙长宇
[2
]
任维娜
[1
]
李莹莹
[1
]
张亚琦
[1
]
李靖
[1
]
臧加利
[1
]
胡爱梅
[3
]
温声明
[3
]
赵培华
[3
]
陈东
[4
]
翟雨阳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4]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煤层气;
页岩气;
固-气界面;
固-液界面;
吸附;
甲烷解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决一些煤层气与页岩气气田开发效果与预测的差异很大、产能低、递减快及开发成本高等问题,由于吸附/解吸基本理论直接影响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研究煤层气的煤化过程及页岩气的成藏过程,重新界定了孔隙中原始气-水分布状态。发现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吸附气属于固-液界面吸附的研究领域,其吸附规律应满足适合固-液界面的Langmuir等温吸附定律,即气体的吸附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对环境压力不敏感。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固-液界面吸附气排水降压后解吸困难,吸附气多而游离气少的储层产气量很难提高,其显著不同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固-气界面吸附理论。同时研究了多孔介质中微小孔隙的气-水界面压降,发现对于微/纳米孔隙气相的压力可以远高于液相压力,而目前的测井及试井尚不能传感这种气相压力,因此会导致低估游离气的储量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29
页数:1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