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6
作者
王茜
王灵彬
机构
[1] 新乡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人; 杂交捕获Ⅱ代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有阴道异常和要求体检的480例,均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法(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同时行阴道镜辅助活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高危型HPV-DNA阳性141例,阳性率29.37%,其中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下病变127例(90.07%),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14例(9.93%)。HPV-DNA阴性339例,其中LSIL338例(99.71%),HSIL 1例(0.29%)。病变程度重,则HPV感染率高(P<0.01),HC-Ⅱ检测HPV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72.69%、99.75%、9.93%。结论:HC-Ⅱ检测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阴性预测率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评价 [J].
蒋静 ;
邓青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0) :2900-2902
[2]   TCT和HPV-DNA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J].
林干 ;
郑美云 .
临床医学, 2008, (04) :75-76
[3]   4-羟苯基维胺脂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J].
朱丽娟 ;
韩素萍 ;
周静 ;
汤娟娟 ;
尹凤玲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02) :133-136
[4]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J].
凌斌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01) :23-25
[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命名 分类 病理及转归 [J].
彭芝兰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08) :8-10
[6]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 [J].
乔友林 ;
章文华 ;
李凌 ;
潘秦镜 ;
杨玲 ;
吴令英 ;
戍寿德 ;
李爱玲 ;
张询 ;
任生达 ;
Belinson J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 (01) :50-53
[7]  
妇产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乐杰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