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域下城乡统筹模式的分析和选择

被引:7
作者
赵宇刚
机构
[1]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体制改革研究所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统筹; 城乡关系; 统筹发展模式; 资源配置;
D O 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3.02.020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城乡关系正处于急剧调整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日益紧张的城乡二元矛盾找到了路径,而下一步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就在于妥善处理城和乡在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性和冲突点。城乡统筹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关系到下一轮转型发展的动力、环境、体制等诸多方面。围绕这一主题,苏州、嘉兴、天津、成都、莱芜等不同类型的地区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各自探索出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城乡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空间、产业、人口三个要素为坐标,对这些不同的路径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提出联动城市化、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工业化融合、自主城镇化、主动城市化等五类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下一轮城乡统筹推进的趋势和方向,核心是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以及城乡发展体制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城乡统筹的改革样本.[N].梁小琴;.人民日报.2010,
[2]   “两分两换”:嘉兴快速稳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理性选择 [J].
周林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03) :13-16
[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州模式”研究.[J].陈俊梁;.理论参考.2010, 12
[4]   丰富提升“武进模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J].
臧建中 .
江苏农村经济, 2010, (06) :33-34
[5]   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 [J].
郑国 ;
叶裕民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6)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