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策略——对“用工荒”的一种新思考

被引:2
作者
刘超杰
任淑华
机构
[1] 浙江海洋学院
关键词
用工荒; 刘易斯拐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文明的渐进推动,农村人口急剧膨胀,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而也导致了有限的生产生活资料和不断增长的劳动力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和城市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崛起,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在向城市转移。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加速,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用工荒"现象。"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对此经济学家预测"刘易斯拐点"已提前来到中国。试图分析"用工荒"的产生只是"刘易斯拐点"发出的警戒性信号,而"刘易斯拐点"并没有到达中国,并且在此视角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的民工荒现象分析 [J].
鲍震宇 .
经济论坛, 2011, (10) :218-222
[2]   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就业与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对“刘易斯拐点”的反思 [J].
陈颐 .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 23 (03) :48-50
[3]   “刘易斯拐点”突现:我国劳动力资源面临重大转型 [J].
姚上海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8 (06) :96-102
[4]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J].
侯东民 ;
王德文 ;
白南生 ;
钱文荣 ;
谢长青 ;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9, 33 (02) :32-47
[5]   农村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问题 [J].
王春光 .
乡音, 2004, (06) :9-11
[6]  
均衡浙江.[M].邵峰;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7]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8]  
中国统计摘要.[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