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

被引:2
作者
陈勇 [1 ]
陈蕾 [2 ]
机构
[1] 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办公室
[2]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荣辱观; 和谐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因此,坚持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应注重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同时,还应遵守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规范,要以热爱祖国、促进和谐、奉献社会、健康文明、开拓创新为荣,以危害祖国、破坏稳定、损害他人、腐朽堕落、阻碍发展为耻。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相关国家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学界对网络文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J].
王栾生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124-127
[2]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江泽民[著述],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