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的运动探讨南海的形成演化

被引:3
作者
林进峰,陈雪,汤贤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大陆,运动学模式,南海形成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1 [海洋起源与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和地质构造分析,东亚大陆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初期大幅度向南运动;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大幅度向北运动。运动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大致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这与全球运动学和动力学发生的重大改组的时间相一致。由此提出大陆后退这一新的南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海的岩石圈结构与均衡模型 [J].
林进峰 ;
陈雪 .
热带海洋, 1992, (03) :9-16
[2]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324
[3]   中国新生代古地磁数据表 [J].
程国良 ;
孙宇航 ;
李素玲 .
地震地质, 1991, (02) :184-186
[4]   华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的古地磁及构造演化 [J].
翟永建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92-307
[5]   中国古地磁数据表(2) [J].
林金录 .
地质科学, 1989, (04) :400-404
[6]   红河断裂带白垩纪古地磁及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 [J].
程国良 ;
白云虹 ;
李素玲 ;
孙宇航 .
地震地质, 1988, (04) :184-190
[7]   攀西及邻区印支—燕山期地块构造运动的古地磁考证 [J].
朱志文 ;
郝天珧 ;
赵惠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4) :420-431
[8]   滇东早第三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及磁性地层特征 [J].
梁其中 ;
丁申 ;
于瑞延 ;
牛泽林 .
地质论评, 1986, (02) :144-149
[9]   中国冈瓦纳研究的兴起及与板块构造有关的几个关键古生物地理问题 [J].
王乃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103-115
[10]   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 [J].
张用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4) :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