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NDVI周期性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韩辉邦 [1 ]
马明国 [2 ]
严平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遥感观测系统试验站
关键词
NDVI; EMD; 周期分析; 气候因子; 黑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2007~2009年的SPOT VEGETION NDVI数据来延长1982~2006年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tudies)NDVI数据,从而得到1982~2009年的NDVI数据,结合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对黑河流域季节合成植被指数(SINDVI)、气温以及降水序列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黑河上中下游NDVI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游SINDVI与气温、降水均存在准3a和准6a的相似周期,中游SINDVI与气温存在准3a和准10a的相似周期,而与降水存在准3a、准6a、准8a和准15a的相似周期,下游SINDVI与气温存在准3a和准10a的相似周期,与降水存在准3a和准6a的相似周期。表明在黑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均是影响植被变化的重要因子,而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大气运动的影响,进而影响植被的周期变化。因此,EMD方法在分析植被动态的周期性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周期性的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GIS和RS的中国西北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耦合性 [J].
王海军 ;
靳晓华 ;
李海龙 ;
张勃 ;
戴声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194-203
[2]  
The Prediction of Non-stationary Climate Serie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J]. 杨培才,王革丽,卞建春,周秀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4)
[3]   黄河流域降水要素的周期特征分析 [J].
李占杰 ;
鱼京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3) :401-404
[4]   基于GIS的祁连山植被NDVI对气温降水的旬响应分析 [J].
戴声佩 ;
张勃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140-145
[5]   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显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俞鸣同 ;
林振山 ;
杜建丽 ;
张真真 .
冰川冻土, 2009, (06) :1037-1042
[6]   1982~2003年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J].
罗玲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刘殿伟 ;
任春颖 ;
张素梅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04) :800-808
[7]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J].
陈效逑 ;
王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84-94
[8]   近22年来西北不同类型植被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郭铌 ;
朱燕君 ;
王介民 ;
邓朝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319-327
[9]   近50年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文军 ;
符睿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3) :57-62
[10]   北方13省1982年999年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李月臣 ;
宫鹏 ;
刘春霞 ;
陈晋 ;
于德永 .
资源科学, 2006, (02) :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