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2
作者
佘亦文 [1 ]
陈伟 [2 ]
张见平 [1 ]
成婕 [1 ]
茅锦锦 [1 ]
陈浪 [1 ]
陈健 [1 ]
刘慧荣 [3 ]
机构
[1]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2] 上海市龙华医院
[3]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丹参酮注射液; 颈夹脊穴; 温针治疗; 综合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2 [外科、针刺麻醉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注射液30 mL加入5%GS 250 mL或0.9%NS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治疗,取穴以颈夹脊穴为主,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4.7%,对照组相应为34.3%和82.9%,两组比较,痊愈率(P<0.05)、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质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针刺颈椎夹脊穴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孙月华 .
江西中医药, 2007, (01) :62-62
[2]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J].
向贤德 ;
冯斌 .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11) :13-14
[3]   多普勒监测针刺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J].
梅艳 ;
王厹东 ;
蔡敏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06) :54-54
[4]   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 [J].
杨华元,刘堂义 .
中国针灸, 1996, (10) :17-18+59
[5]   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 [J].
袁晓军 ;
郝喜书 ;
赖仲平 ;
赵晖 ;
柳文仪 .
中医杂志, 1996, (05) :285-286+260
[6]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陈日新;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刘国华;张明岛主编;上海市卫生局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8]  
康复医学.[M].王茂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