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应变速率下非贯通裂隙介质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平 [1 ]
李宁 [2 ]
贺若兰 [3 ]
徐建光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2]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应变速率; 非贯通裂隙; 力学特性; 渐进破坏; 速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8.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地震、爆破等动力荷载作用下节理裂隙岩体的稳定性问题,采用含2条、3条闭合非贯通裂隙的类砂岩模型试样,对应变速率为1.7×10-5s-1、1.7×10-3s-1、1.7×10-1s-1条件下的含裂隙试样进行了单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裂隙试样的变形与内部裂隙的贯通过程紧密相关,且呈现显著的局部化渐进破坏特征;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显著增加,裂隙试样与无裂隙试样弹模差别减小;不同应变速率下裂隙试样强度明显受控于裂隙的空间位置,且共面非贯通裂隙试样在倾角为35°左右时峰值强度呈现最低值,这与贯通裂隙试样在60°左右时强度出现最小值不同;不同应变速率下含3条预制裂隙试样破坏时的强度与预制裂隙间的贯通模式有关,且与发生相同贯通模式时的含2条预制裂隙试样峰值强度基本相同;裂隙试样峰值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含3条裂隙试样强度增幅较含2条裂隙试样、无裂隙试样明显,即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含裂隙试样的弱化作用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50 / 7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岩石的载荷速度效应 [J].
金丰年 ;
杨海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6) :711-717
[2]   微裂纹屏蔽机理的力学理论 [J].
陈宜亨 ;
师俊平 .
力学进展, 1998, (01) :43-57
[3]   岩石冲击动力学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J].
李夕兵,古德生 .
西部探矿工程, 1996, (06) :1-2+35
[4]  
裂隙介质静动应力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与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研究.[D].张平.西安理工大学.2004, 02
[5]  
岩石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A].孙钧;.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2002,
[6]  
裂隙岩体试验研究进展与思考.[A].李宁;张平;陈蕴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2002,
[7]  
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和锚固效应及工程应用.[M].朱维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