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被引:24
作者
熊维亮
潘增耀
王斌长
机构
[1]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气藏; 安塞油田; 裂缝; 剩余油; 调整井; 井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塞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局部裂缝较发育,注水开发后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快,而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低产低效井,降低了注水波及系数,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通过研究裂缝发育区水驱油特征并认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裂缝发育区( 块) 剩余油的调整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究过程中,应用微观砂岩模型观察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的水驱油方式,结合裂缝发育区典型井组动态反映、沿裂缝注水试验及检查井的结果,确定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水驱油方式主要为裂缝部分基质孔隙驱油,其结果是剩余油大量分布在裂缝侧向,并且主要受油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及井网部署方式的控制。提出与裂缝垂直距离约120m 加密调整是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目前有效的调整方向。图1 表2 参1( 熊维亮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4 +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