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价值、路向

被引:54
作者
韩天骄
苏德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双减”; 学校教育提质; 共生理论; 家校社协同共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学校教育提质是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根本举措。该文基于“双减”背景,首先,阐释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即学校教育提质是以“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修复和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良好教育生态”为核心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作业管理与设计、课后服务水平、教育管理与评价”等质量为具体内容。其次,澄清学校教育提质的价值,即重塑育人观,以“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构育人格局,共创良好教育生态;重塑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以共生理论作为研究路向,在阐明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家校社优势资源,凝聚学校教育提质合力;深化家校社共生关系,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政策法规与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营造安全有序的共生环境,作为实现学校教育提质的路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 [J].
宁本涛 ;
杨柳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1) :9-16+23
[2]   “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 [J].
柯清超 ;
鲍婷婷 ;
林健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1) :17-23
[3]   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基于共生理论的解释 [J].
李灿 .
当代财经, 2010, (06) :117-122
[4]  
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研究[D]. 成竹.云南大学. 2015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 (001)
[6]  
变革的力量[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加) 富兰, 2004
[7]  
共生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纯清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