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苋菜碳、氮代谢关键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隋益虎
朱世东
张子学
胡德平
舒英杰
机构
[1]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
[2]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环境因子; 苋菜; 大棚栽培; 酶活; 相关;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070
中图分类号
S636.4 [苋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塑料大棚内光照强度、气温、地温、二氧化碳浓度及氮肥施量等5个环境因子、5个水平处理组合对春苋菜早熟栽培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氮代谢关键酶方面,不同氮水平下,光强、气温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组合中其活性次序为A(0网0膜)>B(0网1膜)>C(1网1膜)>D(2网1膜)>E(3网1膜),后4者分别比处理A(对照)降低了6.45%、34.21%、61.54%和63.78%;CO2浓度、气温和地温(极)显著影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处理B的PEPC平均活性最强,处理B、C、D、E的PEPC活性较A分别增加了59.69%、28.57%、-10.71%和-17.86%。在活性氧代谢方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光强正相关,与CO2浓度负相关,大小表现为A>B>C>D>E;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光强、气温(极)显著负相关,为AA>C>D>E。POD在处理A、B、C中起保护作用,而在D、E中可能起伤害作用。各环境因子组合中,B(0网1膜:平均光强17800lx、地温21.2℃、气温23.5℃及CO2浓度1500μmol.mol-1)在施氮水平为N5(20kg.667m-2)时,各酶活协调性最好,可以实现苋菜的高产、高效和优质栽培。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2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