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原油裂解气成藏历史分析——以英南2气藏为例

被引:99
作者
张水昌
赵文智
王飞宇
陈建平
肖中尧
钟宁宁
宋孚庆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3]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6] 北京
[7] 北京
[8] 北京 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学院
[9] 北京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10] 新疆库尔勒
[11] 北京石油大学(
[12] 北京)资源与环境学院
[13] 北京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气源; 金刚烷; 生烃史; 成藏史; 英南2井;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烃源岩高—过成熟区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已在几口井中获得工业气流或油气显示,位于英吉苏凹陷中部英南构造带上的英南2气藏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气藏。对其油气的成因和成藏历史的研究引起了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的广泛兴趣。英南2气藏中的天然气属富氮湿气,甲烷和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别在-38.6‰~-36.2‰和-30.9‰~-34.7‰之间。与众多塔里木盆地海相油型气的比较发现,该气藏天然气明显具有成熟度偏高的海相成因的特点。通过对其伴生的凝析油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可以断定,凝析油不可能来源于浅部的中侏罗统煤系地层,而是与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地层密切相关。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层目前已经过成熟[Re(等效镜质体反射率)=3%~4%]。从其埋藏史和成熟演化史来看:由于中晚奥陶世的急剧沉降和高古地温,在加里东晚期短短的20Ma(458~438Ma)内,古地温从90℃急剧升高到210℃,以致"生油窗"经历的时间只有10Ma左右,尚未来得及充分排油就已迅速转入生气阶段;现今生油气潜力已很低。再从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与埋藏—生烃史的数据来看,英南2气藏形成于最近10Ma;而现今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层不可能直接向气藏提供干燥系数仅0.82~0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
    赵孟军
    [J]. 地质论评, 2002, (05) : 480 - 486
  • [2]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
    王飞宇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534 - 547
  • [3]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