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

被引:31
作者
马玉杰
谢会文
蔡振忠
张丽娟
郜国玺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3]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4] 北京 
[5] 新疆库尔勒 
关键词
迪那2气田; 下第三系; 异常高压;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迪那2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是上第三系吉迪克组膏盐岩塑变层之下呈串珠状分布的一系列褶皱中的一个局部构造,含气层系主要为下第三系砂岩。该构造天然气中甲烷含量86.7%~88.9%,属于湿气;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证实该构造气源主要为侏罗系煤系地层。迪那2号构造成藏期晚(构造雏形形成于晚第三纪库车期,定型于第四纪)和良好封盖条件(上第三系吉迪克组巨厚的膏盐岩和泥岩是区域盖层)是迪那2大气田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迪那2气田的异常高压是由于从更新世开始来自北部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而形成的。迪那2气田探明和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大于1000×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超过800×104t。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塔里木盆地流体与油气藏 [J].
顾家裕 ;
范土芝 ;
方辉 ;
蒋凌志 .
地质论评, 2001, (02) :201-206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关的油气聚集 [J].
吕修祥 ;
金之钧 ;
周新源 ;
皮学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0-21+109
[3]   塔里木库车新生代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J].
田作基 ;
宋建国 .
石油学报, 1999, (04) :15-21+3
[4]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转换形式及其成因 [J].
张光亚 .
现代地质, 1997, (04) :45+47-53
[5]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分析 [J].
贾东 ;
卢华夏 ;
蔡东升 ;
陈楚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1) :1-8
[6]  
超压盆地与油气分布.[M].马启富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0,
[7]  
压实与流体运移.[M].()真柄钦次著;陈荷立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