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莘口青钩栲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吴大荣
苏志尧
李秉滔
纪祥敏
李家和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2] 福建三明林校!三明
[3] 福建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三明
关键词
青构栲;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7 [锥栗(栲、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设置 1 6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 ,通过对青钩栲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 :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1) 自然保护区青钩栲种群结构呈中部缢缩两端大的形状 ,幼苗贮备十分丰富 ,约 35 2 3株 /hm2 ,大树较多 ,约 1 4 5株 /hm2 ,但小树和中树株数明显偏少 ,合计约 73株 /hm2 ,这种现象经 1 0余年发育变化不大。种群结构片断化明显出现于演替到一定程度的群落中。总体而言 ,保护区内青钩栲林尚未演替至气候顶极群落 ,但青钩栲种群已表现出衰退现象。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 ,总体趋势由集群向随机分布转变 ,由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转变 ,例如 ,在 5个样地中 ,除样地 1缺少大树外 ,由Ⅰ级幼苗向大树发育过程中 ,平均K值变化由 1 6 43降至- 5 990。不同演替群落中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仍是集群分布。不同区组大小对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青钩栲种群濒危原因包括分布区局限使生境破碎 ,种群更新障碍使种群结构缢缩 ,人为干扰使种群数目减少和地处交错带使群落不稳定等原因。以迁地保护为主 ,加强就地保护研究工作 ,减少人为干扰 ,增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其重要保护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武夷山木荷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J].
蔡飞 ;
宋永昌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2) :43-53
[2]   山毛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 [J].
李建强 .
植物分类学报, 1996, (04) :376-396
[3]   鼎湖山森林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与联结分析 [J].
陆阳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7, (04) :47-59
[4]   福建三明瓦坑的赤枝栲林 [J].
林鹏 ;
丘喜昭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4) :241-253
[6]   广东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的主要常绿阔叶林类型 [J].
杨远攸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1) :1-11
[7]  
福建森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福建森林》编辑委员会编著, 1993
[8]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1989
[9]  
数学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加)皮 洛(Pielou, 1988
[10]  
世界植被[M]. 科学出版社[德]沃尔特,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