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晚中新世以来有孔虫生物地层界限及古环境变化

被引:9
作者
孟祥营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分异度; 中新统; 古环境; 地质环境; 第三纪; 上新世; 泻湖环境; 上新统; 晚中新世; 南海诸岛; 西沙群岛; 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沙群岛西琛一井和西永二井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揭示了第四系下限在两井中分别为210m和235m井深;上上新统和中上新统的分界分别位于236.5m和284.5m井深;中上新统与下上新统的分界分别位于289m和337m井深;上新统与中新统的分界在西永二井位于350m井深。 动物群的特征显示,两孔的古环境在晚中新世为泻沏湖滨环境;上新世至更新世早期,以水深较大的开放泻湖环境占优势,其中有几次大的海平面相对变化;第四纪时期,大部分为礁坪环境,后期出现一次水深不大的开放泻湖环境,尔后转为灰砂岛。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6+438 +43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西沙群岛西永一井碳酸盐岩地层与微体古生物的初步研究[J]. 王崇友 ,何希贤 ,裘松余.石油实验地质. 19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