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将补肾方药分别制成“外贴剂”和“口服剂”,根据“体表穴位-经络-内脏-靶器官”相关,分别用外贴穴位和口服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推测均会归入肾经”而发挥调节作“用,但实际上是否会有“靶向给药”的特异性?检测“下丘脑-垂体-靶腺”系统的激素,进一步分析肾、骨、子宫、甲状腺、睾丸等靶器官的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观察归经与受体的相关性。“”设计:以骨质疏松大鼠为研究对象的完全随机设计,补肾方药不同给药途径对照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方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1/2004-12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选择3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300±20)g。实验动物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在实验室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10只);病理模型组(10只);补肾方药总成分按0.8g/100g体质量灌喂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膀胱经穴位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肾经穴位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非经非穴位组(10只)。方法:采用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抗骨松穴位贴剂(antagonismosteoporosisacupointpaste,AOAP)外贴穴位、非经非穴位、并与口服补肾方药比较治疗骨质疏松(OP),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