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带草原退化临界等级的数量分析

被引:4
作者
乌云娜,杨持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草原退化;临界等级,数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本文采用数量分类(组平均法)和排序(PCA排序)方法,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带的小针茅(Stipaklemenzii)草原及典型草原带的克氏针茅(S.kryIouii)草原、大针茅(S.grandis)草原、羊草(Leymuschinense)草原样地资料进行了分类、排序.划分出草原放牧退化演替的五个等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过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转化概率、脆弱带宽度、脆弱度、贴近度、多样性指数等多项数量指标分析草原退化过程,提出了草原带草原退化的临界等级。不同数量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结果基本一致:按等级顺序两两相邻等级间最不相关、转化概率最大、脆弱带最宽、脆弱程度最小、贴近度亦最小,而多样性指数最大的等级,就可认为是退化过程的临界等级。按此原则,小针茅、克氏针茅草原的退化临界等级在重度退化阶段;大针茅、羊草草原在中度退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演替规律的数量分析 [J].
周兴民 ;
王启基 ;
张堰青 ;
赵新全 ;
林亚平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4) :276-285
[3]   针茅草原放牧衰退演替阶段的模糊数学分类 [J].
赵松岭 ;
杨凤翔 ;
陈庆诚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4) :366-373
[4]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李德新 .
中国草原, 1980, (02) :1-8+12
[5]   内蒙古草原区植被概貌 [J].
刘钟龄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0, (02) :47-74
[6]  
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M].马世骏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7]  
内蒙古植被.[M].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5,
[8]  
草原及其利用与改造.[M].李博著;.农业出版社.1984,
[9]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阳含熙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