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盆地煤层气特征及形成地质条件

被引:16
作者
卫平生
王新民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西北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煤成气,形成原因,煤组分,煤,变质作用,盖层,埋藏深度,构造,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和盆地构造位置处于祁连山褶皱系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发展起来的断、坳山间盆地。盆地中西部中侏罗统窑街组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气局部富集于窑街、炭山岭煤田。煤岩有机地球化学及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具有油型与煤型混合气特征。煤层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浅到深分别为CO2—N2带、N2带、N2—CH4带、CH4带。煤层气富集主要受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出露程度,埋藏深度及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且多分布于背斜、断块等构造的高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Z1) :1-40
[2]  
煤成烃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傅家谟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