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程模式

被引:13
作者
王红宇
徐晓云
机构
关键词
课程模式; 开放性; 学科; 传统课程; 课程核心; 社会性知识; 儿童; 一体化课程; 学习材料; 文化演变; 独立探究; 知识观; 分科课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正>课程作为联结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的“枢纽”,常常成为历次教育改革的焦点。目前人们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批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课程侧重传授人类历史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无以面对飞速变化的当今与未来社会;(2)传统课程采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各学科分离的体系,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日益暴露出其弊端;(3)传统课程偏重认知成长,忽视情意培养,不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4)传统课程内容固定不变,课程设计缺乏开放性与弹性,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受到压制。那么如何克服传统课程的这些弊端,构建新型的课程呢?基于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学者们对未来课程提出了种种构想,在此本文介绍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理论设想,试图为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