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对正常和脾虚大鼠体温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刘进娜 [1 ]
谢鸣 [1 ]
高秀兰 [2 ]
赵荣华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
[2] 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LPS; 发热; 脾虚; 大鼠;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11.08.199.liujn.101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比较LPS对不同状态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发热组(正常+LPS)、脾虚发热组(脾虚+LPS)共3组,每组10只。脾虚发热组先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法复制脾虚模型,连续21天,每周末称量体重1次,并观察其外观行为表征变化。于造模第22天的上午8:00,脾虚发热组大鼠和单纯发热组大鼠腹腔注射LPS(80μ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0、60、120、180、240、330min测肛温,绘制各组平均体温曲线。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发热组比较,脾虚发热组大鼠在3周末的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较之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发热组,脾虚发热组大鼠第3周出现动作迟缓、神情倦怠、饮食减少、毛发不泽、倦卧、便溏等变化,外观行为变化积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发热组大鼠的体温在60、120、180、240、330min时均明显升高,脾虚发热组的体温在30min时有一过性降低,之后体温显著升高,其中在60、120、180、240min时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与单纯发热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在30、60、120、330min的体温降低,其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LPS对正常和脾虚大鼠均可引起体温升高,但升高的体温在幅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所不同。提示LPS引起机体发热的反应模式因机体状态而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1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药理学实验指南.[M].(德)H.G.沃格尔(H.GerhardVogel);(美)W.H.沃格尔(WolfgangH.Vogel)编著;杜冠华等译;.科学出版社.2001,
[2]  
脾虚证的现代研究.[M].吴咸中;高金亮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3]   也谈“气虚发热”之病机与治疗 [J].
柴琳 ;
徐云生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 (06) :49-51
[4]   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对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J].
孙明瑜 ;
高琳 ;
谢鸣 ;
王守勇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 (12) :17-19
[5]   “气虚发热”病机初探 [J].
王静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3) :63-64
[6]   气虚发热证治探要 [J].
张志锋 ;
裴元胜 .
陕西中医, 2000, (06) :287-288
[8]  
四君子汤 柴疏四君汤 柴胡疏肝散作用于脾虚证大鼠模型的生物效应比较.[D].王洪海.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