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13
作者
胡超文 [1 ,2 ]
机构
[1]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地段; 管治; 博弈; 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牵引着中国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历史地段已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罔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导致中国的历史地段保护一开始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传统的基于建筑与规划学科的解决方法作用有限,保护实践的困局呼唤着新的解决思路。研究在对管治理论的内涵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多种权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提出了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分析框架,并针对各博弈主体提出管治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有效保护历史地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 [J].
张京祥 ;
胡毅 .
规划师, 2012, 28 (12) :5-9
[2]   超越怀旧的历史街区:当代中国城市美学的现代性审视 [J].
胡超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4) :52-59
[3]   近十年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研究综述 [J].
胡超文 .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1 (06) :73-81
[4]   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的谬误与真理 [J].
张杰 .
城市规划, 2007, (11) :79-85
[5]   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 [J].
卢永毅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24-29
[6]   城市管治及其本土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J].
罗小龙 ;
罗震东 .
规划师, 2002, (09) :15-18
[7]   世界大都市组织与管理的新模式、新思维和新趋势 [J].
卢为民 ;
刘君德 ;
黄丽 .
城市问题, 2001, (06) :71-73
[8]   管治思潮及其对人居环境领域的影响 [J].
何兴华 .
城市规划, 2001, (09) :7-12+20
[9]   “管治”:理论角度的探讨和启发 [J].
陈振光 ;
胡燕 .
城市规划, 2001, (09) :25-28
[10]   论城市管治研究 [J].
顾朝林 .
城市规划, 2000, (09)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