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齐元静 [1 ,2 ,3 ]
唐冲 [4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3]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发展与投资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作物; 劳动力转移; 耕地种植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耕地种植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14-2015年对中国13个省1 580个农户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影响耕地种植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以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被调查农户中,80.4%的农户种植了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达0.84 hm2;37.2%的农户种植了至少1种经济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29 hm2。经济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13.77%,在各类经济作物中,种植户数和面积最多的是蔬菜和水果。2)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地投资强度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耕地种植结构随着外出务工地与家庭间的距离而不同。在县内或省外务工的家庭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和户均种植面积都较小。3)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同时受到土地资源因素、家庭成员特征、社会资本因素以及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村庄集中灌溉设施的建设对蔬菜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呈负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对农户在耕地上的地均投资和经济作物种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成员特征对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影响较大;社会资本对蔬菜种植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和农地投资强度影响并不显著;由到城市/县城的距离所表征的市场因素对蔬菜和水果种植比例均呈负向影响;土地流转对蔬菜的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有负向影响,专业合作社对水果种植呈正向影响,但对蔬菜种植影响不显著。该研究可为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和河南的调查数据 [J].
王翌秋 ;
陈玉珠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41-48+111
[2]   农户土地利用投入变化及其土地利用意愿分析 [J].
刘成武 ;
黄利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0) :297-305
[3]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钱文荣 ;
郑黎义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1) :31-38+95+97
[4]   劳动力流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基于“良田种树风”的一个分析 [J].
刘乃全 ;
刘学华 .
南方经济, 2009, (06) :15-24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 [J].
张晓山 .
管理世界, 2009, (05) :89-96
[6]   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 [J].
黄祖辉 ;
刘雅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0) :51-59+111
[7]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种植模式变迁——以江汉平原稻农水稻种植为例 [J].
陈风波 ;
丁士军 .
南方经济, 2006, (09) :43-52
[9]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 [J].
梁书民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2) :29-34
[10]   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2001, (04) :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