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热流值和剥蚀量的研究来判断地热的发育——以四川盆地川合100井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杨怀辉
李忠惠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二地质队
[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物探所
关键词
成熟度模拟; 敏感性分析; 热导率; 热流; 剥蚀量;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目前被认为较理想的EASY %Ro动力学模型对四川盆地川合 1 0 0井进行一维成熟度模拟 ,并对影响热指标模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 ,古地表温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大 ;岩石热导率的影响程度与岩层厚度有关 ,即厚度越大的地层 ,其岩石热导率的变化对成熟度模拟的影响越大 ;对于川西凹陷 ,6 0Ma时的古热流值和 6 0~ 4 0Ma的剥蚀量对模拟结果影响显著 ,因此减少这两个参数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该地区成熟度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估算地层剥蚀厚度 [J].
胡圣标 ;
汪集晠 ;
张容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4) :42-45+6
[2]   镜质体反射率的热史反演 [J].
冉启贵 ;
胡国艺 ;
陈发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46-49+6+12
[3]   流体包裹体在建立四川盆地古地温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J].
王一刚 ;
余晓锋 ;
杨雨 ;
张静 .
地球科学, 1998, (03) :69-72
[4]   镜质体反射率在重建盆地古地温中的应用──中国东部、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古地温特征 [J].
邹华耀 ;
吴智勇 .
沉积学报, 1998, (01) :112-119
[5]   四川盆地古地温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伍大茂 ;
吴乃苓 ;
郜建军 .
石油学报, 1998, (01) :28-33+4
[6]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7]   四川盆地地温梯度及几个深井的热流值 [J].
韩永辉 ;
吴春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1) :80-84
[8]   应用计算机模型恢复盆地的热演化史 [J].
郑朝阳 ;
罗秋霞 ;
郭迪孝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4) :380-389
[9]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J].
郝石生 ;
贺志勇 ;
高耀斌 ;
张有成 .
沉积学报, 1988, (04)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