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23
作者
方志明 [1 ]
李小春 [1 ]
李洪 [2 ]
陈寒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2] 平顶山煤业集团
关键词
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 低渗透; 不可采煤层; 煤层气采收率; 单产量; 可行性;
D O I
10.16285/j.rsm.2010.10.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温室气体减排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双赢效果的新兴技术,相关研究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发达国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该技术在高渗透、不可采煤层中的应用,注入气体主要为CO2,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封存CO2,同时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煤层具有渗透率普遍较低、不开采煤层与要开采煤层难以界定的特点,注CO2气体驱替煤层气在这种煤层中的可行性值得商榷。针对国内煤层特点和煤矿瓦斯抽采率低的现状,建议采用富N2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以提高煤层气产采收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实施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适用于国内低渗透、可开采煤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单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23 / 32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含吸附煤层气煤的有效应力分析 [J].
吴世跃 ;
赵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0) :1674-1678
[2]  
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D].孙可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 03
[3]  
中国煤层气资源.[M].叶建平等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