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喷流型矿化的岩石学证据——以大兴安岭南段黄岗和大井矿床为例

被引:50
作者
叶杰
刘建明
张安立
张瑞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内蒙古林西大井银铜矿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热水沉积; 层状矽卡岩; 菱铁绢云硅质岩; 岩石学证据; 大兴安岭南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4 [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喷流型矿床往往有各种喷流岩 (热水沉积岩 )的共生 ,正确识别这些喷流岩经常能为认识矿床的成因提供关键证据。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锡 -多金属成矿区 ,燕山期火山 -侵入岩广泛出露 ,因此认为区内矿床大都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但是 ,区内近 90 %的矿床却产在二叠纪地层中 ,显示了与二叠纪沉积地层的密切联系。本文以其中的黄岗铁 -锡矿床和大井锡 -多金属矿床为例 ,对与矿石密切共生的热水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 ,并结合必要的地球化学数据 ,证明大兴安岭南段在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可能曾经有重要的水下热液沉积喷流成矿作用发生 ,尽管历来被人们所忽视 ,但其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黄岗矿床的层状矽卡岩与二叠纪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喷流岩 ;而被误认为是燕山期流纹斑岩的大井矿床菱铁绢云硅质岩可能是一种产在陆相断陷盆地、与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有关的新类型热水沉积岩。显然 ,与热水沉积喷流矿床紧密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是认识该类矿床至为重要的岩石学证据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2+609 +609-6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中下游两个系列铜、金矿床及其成矿流体系统的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J].周涛发;岳书仓;袁峰;刘晓东;赵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2]   大井矿床锡铜矿体成矿流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J].
王莉娟 ;
王玉往 ;
王京彬 ;
靳新娣 ;
朱和平 .
岩石学报, 2000, (04) :609-614
[3]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范书义 ;
毛华人 ;
张晓东 ;
孙秀丽 ;
李颖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1) :90-98
[4]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地质出版社.1991,
[5]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and superlarge deposits; in Chinese Superlarge Deposits..X. P. Chen;D. F. Chen;Y. Li;..2000,
[6]  
锡的地球化学.[M].陈骏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喷流成因夕卡岩与成矿.[M].杜光树等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因.[M].韩发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9]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10]  
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李文国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