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海原断裂带西端强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13
作者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何文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何文贵
刘小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风
机构
: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来源
:
西北地震学报
|
1992年
/ S1期
关键词
:
古浪地震;
滑动速率;
全新世;
毛毛山;
金强河;
老虎山断裂;
强震危险性;
震级;
特征地震模型;
活断裂带;
冷龙岭;
海原断裂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在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四条断裂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几何,历史地震破裂带及古地震资料等对断裂进行了破裂分段研究,进而利用时间可预报模式的指数震级分布和特征地震模型对各断裂段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至1992年本区内的毛毛山—金强河断裂段的平均累积地震数接近1,因此今后一定时段内发生特征震级7.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是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地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