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结构及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潘占兵
王顺霞
张虎
机构
[1]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银川
[3] 银川
[4] 兰州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柠条; 土壤特性; 群落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3 [柠条(中间锦鸡儿)];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对退化草原恢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透气性、排水能力、则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0 m带距的增幅最大。植被恢复后柠条带间土壤水分呈现10 m>7 m>对照>4 m的趋势。建立柠条林后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个体重要值相对下降,各项生态指数不断升高。说明随着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使原来的荒漠化群落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并逐渐向稳定阶段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前库区森林地表径流水移动规律的研究 [J].
李德生 ;
张萍 ;
张水龙 ;
朱殿兴 ;
鲁法典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78-81
[2]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水量平衡规律研究 [J].
王兵 ;
崔向慧 .
生态学报, 2004, (02) :235-240
[3]   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区草地植物多样性 [J].
郭正刚 ;
王根绪 ;
沈禹颖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4, (01) :149-155
[4]   科尔沁沙地不同年代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张铜会 ;
李玉霖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1) :93-100
[5]  
中国沙地森林生态系统.[M].徐文铎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