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与环境——石笋纹层形成的环境机理初探

被引:40
作者
谭明
潘根兴
王先锋
秦小光
滕永忠
宋林华
林玉石
机构
[1]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洞穴沉积古气候实验室!北京
[2]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
[3] 中科院地理所!北京
[4] 国土资源
关键词
石笋; 环境; 气候-土壤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4 [岩溶的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笋沉积的生长条带从剖面图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明确的沉积旋回界面,难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纹理”;另一类具有确定的沉积旋回界面,可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层理”。石笋生长层理可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断代工具。中国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干湿季变化明显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有机质和碱性交换态离子的土壤类型密切相关。而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较长时间的降水和有机质淋滤以及盛夏高温 少降水的配置有关。如果沉积物中某种要素对物源或水流通过路径的环境变化能够灵敏反应,并按一定的时间单元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就能成为高分辨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库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洞穴碳酸盐双重光性显微旋回及其意义 [J].
谭明 ;
秦小光 ;
沈凛梅 ;
王先锋 ;
汪永进 ;
李铁英 ;
宋林华 ;
王来洪 ;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1999, (06) :646-648
[2]   石笋微层物质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初步分析及其气候意义 [J].
王先锋 ;
刘东生 ;
梁汉东 ;
谭明 ;
秦小光 ;
周强 .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59-66+97
[3]   石笋记录的年际、十年、百年尺度气候变化 [J].
谭明 ;
秦小光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2-277
[4]   洞穴碳酸钙微层理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 [J].
刘东生 ;
谭明 ;
秦小光 ;
赵树森 ;
李铁英 ;
吕金波 ;
张德二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41-51+97
[5]   滴石形态组合及滴率条件——以贵州洞穴为例 [J].
程星 .
中国岩溶, 1990, (02) :17-27
[6]  
气候动力学引论[M]. 气象出版社 , 李崇银编著, 1995
[7]  
沉积模型和定量地层学[M]. 地质出版社[英]斯瓦尔扎克(W· Schwarzacher)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