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在肿瘤诊断与监测中的价值附视频

被引:27
作者
刘广贤
孔宪涛
张婧
胡小电
吴世凯
乔建辉
裴素秋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关键词
染色体蛋白质类,非组蛋白;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肿瘤; 淋巴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4 [肿瘤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 (NORs)酸性非组蛋白对肿瘤诊断和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普通细胞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 ,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计算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 (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 (IS % ) ,对 10 46名健康体检人员、393例非恶性疾病患者和 70 6例各种肿瘤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发现恶性疾病与健康人和非恶性疾病患者之间 ,T淋巴细胞Ag 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在正常人和非恶性疾病中 ,T淋巴细胞Ag NORs检测的平均IS %值分别为 (7 81± 0 6 9) %和 (7 85± 0 72 ) % ,其中IS %值大于 6 %的比例分别为 99 8%和 94 7% ,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恶性肿瘤患者IS %均值为 (5 17± 0 87) % ;不同肿瘤及肿瘤患者不同临床时期 ,IS %值小于 6 %的比例为 6 0 %~ 92 3% ;不同肿瘤之间比较 ,结直肠癌及乳腺癌与其他肿瘤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其他肿瘤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与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 (AFP)等肿瘤标志物比较 ,T淋巴细胞Ag NORs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 (2 6~ 92 3% )。结论 T淋巴细胞Ag NORs检测 ,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外周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转录活性分析 [J].
林其燧 ;
陈立奇 ;
吴卫 ;
宋耀虹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6, (04)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