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中国玉米区际贸易与区域水土资源平衡
被引:19
作者:
闫丽珍
[1
]
石敏俊
[1
]
闵庆文
[2
]
成升魁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资源流动;
玉米贸易;
北粮南运;
虚拟资源;
水土资源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108m3和(929~1125)×104hm2,两者占到玉米流出区和流入区水、土资源总量的2.6%10%左右,说明玉米虚拟资源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虚拟资源流动缓解了南方地区的耕地短缺,提高了全国的水土资源生产效率,却因虚拟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拉大了水土不平衡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①北方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平均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率通过玉米这一载体的流动传递给了南方;②水土两种资源的含义和属性差异所导致的经济重要性不同;③降水资源对北方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贡献。玉米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耕地资源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具限制性的因子,而水资源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发展的约束也不可忽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改善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同时并存的矛盾局面也有其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3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