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氯化钠对采后红毛丹果实几种生理指标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邵远志 [1 ]
李雯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公共实验中心
[2]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关键词
红毛丹果实; 采后生理; 贮藏温度; 化学药品;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S667.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后红毛丹(品种‘粉红’)果实贮于10℃下时呼吸速率下降、细胞膜透性减小、多酚氧化酶活性(PPO)下降、病害少;4℃下贮藏至第4天时即发生冷害;采后用3%抗坏血酸溶液、2%柠檬酸溶液和1%NaCl处理的红毛丹果实中含糖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不减小,其中以10℃下用化学药品处理的效果最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