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梨黑星病前期发病程度预测及防治

被引:7
作者
赵宗方
吴桂法
许福政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
[2] 高邮市果树实验场
[3] 盐城市果树良种场 扬州
关键词
梨黑星病; 预测; 防治;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7.03.011
中图分类号
S436.612 [梨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中下游梨黑星病病菌多于病芽鳞片内越冬,从芽萌动至鳞片脱落是初侵染的主要时期。至5月中旬(前期)的病叶率与上年7月的降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765,n=16),从而建立直线回归方程(?)=-3.575+0.0586X,以此方程依据7月的降雨量(X)预测次年前期的病叶率((?))。因此,花序露出期喷洒铲除剂和花期雨后(尤其流行年份)及花谢80%喷洒保护剂是控制前期发病与全年为害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