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本基础、接受意愿抑或生态价值标准

被引:63
作者
韩洪云
喻永红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成本标准; 接受意愿; 生态价值;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4.04.010
中图分类号
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适宜的生态补偿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表明最低生态补偿应能弥补农户环境参与的全部成本;考虑到生态保护的公平原则,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应包括退耕还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本文以重庆万州退耕还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成本流、保护拍卖和选择实验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成本、接受意愿和生态环境价值贡献基础上的退耕还林补偿水平。不同补偿原则下的测算结果发现,现有退耕还林农户补贴严重不足。适宜的生态补偿标准是确保退耕还林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前提,也是政府政策设计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112 +1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探析 [J].
庞淼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5) :138-141
[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参与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以吴起县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为例 [J].
秦艳红 ;
康慕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2) (S2) :65-68
[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中成本核算的原理分析与方法改进 [J].
段靖 ;
严岩 ;
王丹寅 ;
董正举 ;
代方舟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221-227
[4]   关于生态补偿标准和机制 [J].
谭秋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6) :1-6
[5]   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 [J].
李晓光 ;
苗鸿 ;
郑华 ;
欧阳志云 ;
肖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875-4883
[6]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J].
杨光梅 ;
闵庆文 ;
李文华 ;
甄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生态学报, 2007, (10) :4289-4300
[7]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孔凡斌 .
林业科学, 2007, (01) :95-101
[8]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J].
黄富祥 ;
康慕谊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02, (04) :471-478
[9]  
Watershed shift: Collaboration and employers in the New York City Catskill/Delaware Watershed from 1990–2003[J] . Joan Hoffman.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8 (1)
[10]   Policy analysis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Program in China [J].
Wang, Xuehong ;
Bennett, Jeff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 2008, 9 (02) :11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