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润
吴俊玲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陕西省;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08.06.02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形式是通过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实现的。由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正是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所以,在劳动力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必然伴随生产率的提高。陕西省整体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正因为如此,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文中1978-2005年间的陕西省内劳动生产率分析印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为加速这种劳动力的移动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与转移规模预测 [J].
王国霞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9-24
[2]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J].
李仙娥 ;
王春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69-75
[4]  
走出乡村[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杜鹰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