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氮的释放

被引:8
作者
马宏瑞
王晓蓉
牛晓君
李桂菊
机构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制革污泥; 矿化过程; Cr(Ⅲ); 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N的释放。结果表明,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高浓度Cr(Ⅲ)可导致作物各部位Cr的大量积累,小麦、玉米子粒中Cr含量远远超过安全食用标准;Cr(Ⅲ)向土壤底层的迁移可达160cm,并与有机物迁移具有显著相关性。14周好气培养实验显示,矿化结束后,污泥中14%~26%以上有机态Cr(Ⅲ)转化为无机态,具有很高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由污泥带入土壤中的氮与土壤原有N的矿化速率和可矿化N量具有明显差异,Cr(Ⅲ)的转化与N的矿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施用制革污泥土壤中铬的积累、化学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 [J].
马宏瑞 ;
李桂菊 ;
章川波 ;
丁绍兰 ;
俞从正 .
环境科学, 2001, (03) :70-73
[2]   制革污泥机械强制通风堆肥工艺的研究 [J].
马宏瑞 ;
李桂菊 ;
丁绍兰 ;
章川波 ;
俞从正 .
中国皮革, 2001, (07) :7-10
[3]   水田土壤氮矿化势的研究 [J].
沈振国 ;
史瑞和 .
土壤通报, 1990, (06) :250-252+254
[4]  
环境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与迁移转化.[M].廖自基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