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子洲地区太原组砂体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王兴志
李凌
方少仙
陈冬霞
扬满平
付锁堂
周树勋
于忠平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四川南充
[2]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3]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
关键词
太原组; 砂体; 成因; 成岩作用; 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按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 ,可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太原组砂体分为潮汐沟道砂体、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三类。不同成因的砂体 ,在结构组分、构造、测井曲线和展布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这些特征又明显地影响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 ,从而控制着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 ,最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砂体为潮汐沟道砂体 ,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导致胶结作用较强 ,压实和溶解作用表现不明显 ,使砂体内保留有相对多的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 ,物性也较好 ;这类砂体多呈条带状分布于太 2时的中、南部地区 ,该区块的太 2段亦是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块。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的储集性能不及潮汐沟道砂体 ,且分布局限 ,属于较差的储集砂体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
    杨满平
    王兴志
    李凌
    周树勋
    于忠平
    [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 14 - 17+5
  • [2] 苏北弶港现代潮沟沉积研究
    张国栋
    朱静昌
    王益友
    王慧中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2) : 223 - 23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