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被引:17
作者
鲍媛媛
李锋
矫梅燕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 低纬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 NCAR提供的OLR和气象要素场再分析资料 ,对 2 0 0 3年 6~ 7月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以及热带低纬地区环流的异常特征及其对梅雨暴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暴雨期间 ,长江流域附近地区维持准稳定的比常年明显偏强的南风带 ,北方冷空气亦比常年偏强 ;三次强降雨过程 ,低层均表现为稳定的强南风与阶段性增强的偏北气流的经向辐合。三次强降水过程中有两次 ,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占主导地位。异常环流分析表明 ,淮河流域强降雨时段 ,东南亚季风和南海季风异常偏弱 ;赤道西北太平洋地区东风气流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强。诊断分析认为 ,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对流活动比常年同期偏弱 ,80~1 1 5°E地区越赤道气流比常年异常偏弱 ,可能是西南季风异常偏弱原因。而偏强的WAKER环流可能是西北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东风异常偏强的原因。另外 ,印度尼西亚地区低层气流辐合异常偏强有利于副高的稳定和加强 ,进而使我国东南部地区长时间维持强异常偏强的东南气流 ,从而为淮河流域的持续暴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青藏高原加热与亚洲环流季节变化和夏季风爆发
    刘新
    吴国雄
    刘屹岷
    刘平
    [J]. 大气科学, 2002, (06) : 781 - 793
  • [2] 初夏东南亚季风建立过程的气候诊断分析
    宋正山
    鲍媛媛
    杨辉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2) : 119 - 127
  • [3] 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
    叶笃正
    张捷迁
    [J]. 中国科学, 1974, (03) : 301 -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