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观察
被引:16
作者
:
杨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内科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内科
杨冬梅
[
1
]
戴丽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内科
戴丽芬
[
2
]
机构
:
[1]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内科
[2]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来源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
/ 31卷
/ 08期
关键词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穴位注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D O I
:
10.16254/j.cnki.53-1120/r.2010.08.012
中图分类号
: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
100506 ;
摘要
: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静滴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观察DPN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感觉阈值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0.23%,有效率为44.1%,总有效率为84.47%;对照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32%,总有效率为62.46%。2组中医症状、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阈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MNCV及SNCV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感觉阈值,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善DPN患者微循环,改善神经缺血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和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J].
谌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谌剑飞
;
丁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丁萍
;
沈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沈晶
;
梁浩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梁浩荣
.
中国针灸,
2002,
(04)
:255
-257
[2]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林甲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林甲宜
;
戴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戴伦
;
徐结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徐结桂
.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05)
:14
-16
[3]
内分泌学.[M].廖二元;超楚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吕仁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
1
→
共 4 条
[1]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和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J].
谌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谌剑飞
;
丁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丁萍
;
沈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沈晶
;
梁浩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省重点专科
梁浩荣
.
中国针灸,
2002,
(04)
:255
-257
[2]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林甲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林甲宜
;
戴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戴伦
;
徐结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九成医院!邮政编码
徐结桂
.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05)
:14
-16
[3]
内分泌学.[M].廖二元;超楚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吕仁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