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不同模式对虾养殖的自身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22
作者:
周小壮
林小涛
林继辉
于赫男
廖志洪
不详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3]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广州
[4] 广州
[5] 湛江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对虾养殖;
自身污染;
生态环境;
高位池;
低位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2 [对生物的危害];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对虾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过量的饵料,对虾排泄物、粪便和生物遗骸溶出或分解产生的N、P营养盐和有机质,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所投放的化学或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本文根据有关调查和研究的资料,阐述对虾养殖自身污染的机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南方较为普遍的高位池和低位池对虾养殖模式的特点与自身污染的关系及其环境效应,并提出针对这两种养殖模式的污染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