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单链抗体亲和力成熟研究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吴小平
阎锡蕴
杨东玲
曲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单链抗体; 亲和力; 噬菌体展示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33 [免疫学技术、设备及实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 探索基因工程抗体亲和力体外成熟新技术 ,获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亲和力的抗体 ,使之成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载体。方法 采用错配PCR和单链重叠延伸法 ,随机突变抗体重链可变区 ,建立次级噬菌体单链抗体突变库 ,并从中筛选出高亲和力单链抗体突变株。结果 抗体突变株不仅保留了母体抗体的特异性 ,而且亲和力明显提高。根据基因序列分析 ,高亲和力突变株中有 4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分别是Trp38→Cys38,Gln45 →Arg45 ,Lys1 0 7→Arg1 0 7,Arg1 0 9→Leu1 0 9。抗体立体结构模拟显示其中 3个氨基酸突变位于抗原结合部位。结论 实验结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源单链抗体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抗体亲和力体外成熟提供了参考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抗人VEGF的单克隆抗体对乳腺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J].
杨治华 ;
王贵齐 ;
杨房生 ;
冉宇靓 ;
石瑜琳 ;
董志伟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04) :20-23
[2]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uman single-chain Fv to collagenase IV[J] . Jian Tang,Xiyun Yan,Yuanyi Liu,Huasong Tian,Bo Tia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1998 (4)
[3]  
Structural correlates of high antibody: three engineered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can increase the affinity of an anti-p-azophenylarsonate antibody 200-fold. Sharon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