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

被引:127
作者
程家安
祝增荣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和生物技术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褐飞虱; 迁入虫量; 增长倍数; 抗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害虫种群动态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结果认为一定的迁入虫量为褐飞虱暴发成灾奠定了基础,异常高的种群增长倍数是暴发的关键,而引起高种群增长倍数的主要因子是单季稻面积的扩大,异常的气候条件和滥用化学农药。长期过量施用吡虫啉而引起的抗药性和失时防治带来的低防治效果,导致了严重的灾害。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重要启示是:褐飞虱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减少前期不合理的农药施用,改良品种的遗传性状和促进田间自然控制作用,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控制褐飞虱高增长能力的生态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连作晚稻前期施药种类和时间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J].
程家安,祝增荣,娄永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108-114
[2]   溴氰菊酯和甲胺磷引起稻飞虱再猖獗问题的研究 [J].
王荫长 ;
范加勤 ;
田学志 ;
高保宗 ;
范岳荣 .
昆虫知识, 1994, (05) :257-262
[3]   气温对褐飞虱种群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J].
程家安 ;
章连观 ;
范泉根 ;
祝增荣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1) :21-26
[4]   褐稻虱再猖獗原因的探讨 [J].
高春先 ;
顾秀慧 ;
贝亚维 ;
王仁民 .
生态学报, 1988, (02) :155-163
[5]   褐稻虱发生程度数理预报的初步研究 [J].
浦茂华 ;
陈洁明 .
植物保护, 1979, (05) :1-9
[6]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J].
程遐年 ;
陈若篪 ;
习学 ;
杨联民 ;
朱子龙 ;
吴进才 ;
钱仁贵 ;
杨金生 .
昆虫学报, 1979, (01) :1-21
[7]  
褐飞虱研究与防治[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程遐年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