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土地财政:一个公共经济分析框架

被引:22
作者
樊继达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
关键词
土地; 土地财政; 事权财力; 地方竞争; 公共经济治理;
D O I
10.14063/j.cnki.1008-9314.2011.04.007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在特殊转型时期受财政分权、地方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实施的维护自身利益格局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产生多方面深远影响。本文在运用公共经济理论阐释土地财政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公共经济框架:优化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政府间事权财力再平衡;壮大地方公共收入体系;推进公共预算改革;建设公共经济治理型政府等。唯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土地财政泥淖,实现包容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土地财政根源:“竞争冲动”还是“无奈之举”?——来自中国地市的经验证据 [J].
卢洪友 ;
袁光平 ;
陈思霞 ;
卢盛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1) :88-98
[2]   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 [J].
罗必良 .
学术研究, 2010, (10) :27-35
[3]   关于“土地财政”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综述 [J].
邵源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24) :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