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以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为例

被引:42
作者
魏俊浩
刘丛强
丁振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元素迁移; 金矿床; 张家口地区;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0.02.016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 ,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 ,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 ,即常量元素 (SiO2 、K2 O、FeO) ,亲硫元素 (成矿元素 :Au、Ag、As、Sb、Bi、Pb、Zn)明显富集 ,其它亲铜亲铁元素 (Cr、Co、Ni、Cu)略有富集。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的携带亲硫元素富硅的碱性流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元素地球化学.[M].刘英俊 著.科学出版社.1984,
[2]   剪切带中矿化与非矿化地段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差异性研究 [J].
魏俊浩 ;
张德会 ;
王思源 ;
刘伟 .
地质科学, 1999, (04) :473-484
[3]   蚀变岩岩石质量平衡及主要成分变异序列——以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热液蚀变岩为例 [J].
魏俊浩 ;
刘丛强 ;
张德会 ;
王思源 ;
刘伟 .
地球化学, 1999, (05) :479-486
[4]   水/岩比的地球化学意义 [J].
邓海琳 ;
涂光炽 ;
李朝阳 ;
刘丛强 .
矿物学报, 1999, (03) :267-272
[5]   地球化学开放系统的质量平衡:1.理论 [J].
邓海琳 ;
涂光炽 ;
李朝阳 ;
刘丛强 .
矿物学报, 1999, (02) :121-131
[6]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J].
黄智龙 ;
肖化云 ;
朱丹 ;
王联魁 .
矿物学报, 1998, (03) :337-343
[7]   东坪金矿床上水泉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莫测辉 ;
王秀璋 ;
梁华英 ;
程景平 .
矿物学报, 1998, (03) :298-302
[8]  
变形过程中的流体-岩石作用和变形岩石质量平衡.[J].杨新岳;谢国源;李志纯.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 03
[9]   冀西北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王郁 ;
蒋心明 ;
商木元 ;
王正坤 .
地质论评, 1994, (04) :368-376
[10]   一个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金矿床——冀北东坪金矿 [J].
宋官祥 .
地质与勘探, 1991, (0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