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政策改进与执行智慧——基于2015年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谢晨 [1 ]
王佳男 [1 ]
彭伟 [1 ]
张坤 [1 ]
刘建杰 [2 ]
于百川 [2 ]
姜喜麟 [2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
关键词
新一轮退耕还林; 制度创新; 退耕地块确认; 新退耕补助标准;
D O I
10.13843/j.cnki.lyjj.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
F326.23 [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入新阶段。为第一时间掌握工程初始阶段的进展,我们利用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研判工程趋势和焦点、难点。研究发现,由于借鉴了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新一轮退耕在增进公平、提高效率和政策可持续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程实施途径,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智慧;农户自愿参与原则得到较好体现,在是否参与退耕、退耕地块确定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农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新一轮退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量25o以上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农田,退耕地块落实难、零星分散,生态效果难体现。同时,退耕补助标准低,直接或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对这一惠民政策的再次启动的期待和热情。加强部门协作、调整退耕地条件、提高退耕补助标准、加强对工程实施的支持力度是新一轮退耕亟待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81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