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调整与优化——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分析框架

被引:5
作者
李洪佳
机构
[1]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组织间网络; 合作供给; 公共服务; 合作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不断提高的行政成本,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在各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对于任何一个合作行为,其发生和维系需要同时具备逻辑前提、基础条件和运行条件。因此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要想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应创造有利于合作的这三个条件。组织间网络理论为调整与优化公共服务不同供给主体间的关系、创造合作的三个条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在组织间网络理论视角下,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调整与优化路径是:自主的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的管理、信任的建立和良好的互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 Larsson,Richar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 1993
[2]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Richardson,G.B. The Economic Journal . 1972
[3]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J] . Jennifer M.Brinkerhoff. &nbspPublic Admin. Dev. . 2002 (1)
[4]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5]  
网络化治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戈德史密斯, 2008
[6]   组织间网络理论: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 [J].
张紧跟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480-486
[7]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Pfeffe,J,Gerald R.Salancik. . 2003
[8]  
The four-C’s of the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ajam,A.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 2000
[9]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Jones C,Hesterly SW,Borgatti P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