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海夏季风活动概述

被引:19
作者
李春晖
梁建茵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建立; 季内振荡; 水汽输送;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5.06.001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和卫星降水资料,分析了2004年影响南海夏季风活动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比正常偏北、偏西,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比正常偏晚(5月19日)、强度偏大,并主要在南海地区活动。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有两个显著振荡周期:一个峰值为20~30天,另一个峰值为40~50天。南海夏季风期间,主要的水汽通量输送集中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向北到达华南的水汽输送减少,致使华南地区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3年我国夏季西南季风活动概况 [J].
梁建茵 ;
李春晖 ;
吴尚森 .
气象, 2004, (08) :8-12
[2]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 [J].
梁建茵 ;
吴尚森 .
大气科学, 2002, (06) :829-844
[3]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环流特征及指标研究 [J].
张秀芝 ;
李江龙 ;
闫俊岳 ;
丁一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321-331
[4]   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其突变特征 [J].
乔云亭 ;
简茂球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1) :38-44
[5]   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征的比较 [J].
朱亚芬 ;
李弋林 ;
钱维宏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1) :34-44
[6]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 [J].
徐海明 ;
何金海 ;
周兵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1) :10-22
[7]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J].
陈隆勋 ;
李薇 ;
赵平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45-355
[8]   1982~1996年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迟早的探讨(Ⅰ)热带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和季风建立指数 [J].
贺海晏 ;
温之平 ;
简茂球 ;
隋中兴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91-96
[9]   南海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 [J].
江静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2000, (01) :60-69
[10]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 [J].
梁建茵 ;
吴尚森 ;
游积平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2) :97-105